Contact Us

首页 资讯正文

股市的大招被低估,4月空头代价惨重!

发布者:yu发布时间:2025-04-03访问量:191

​​周末说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大利好,那就是央妈宏伟蓝图下的关键一环——鼓励消费贷。

肯定很多老铁会觉得我疯了,网上都在说,消费贷没用,量入为出,消费贷利息再低,也是有利息的。现在居民哪肯再加杠杆?

但这种想法,只是普通人眼下的想法,但央妈的眼光已经放在几个月之后了。对此我下面具体说。

 

一,为什么说这次消费贷是大招

那些教科书里的道理咱就不说了,说点现实的

1.直接有利于经济,给了很多人一个债务置换的机会。

这次消费贷,额度增加,利息下降,时间延长。那么,就可以借新还旧,用低息债替换原来的高息债,降低还债压力,总比还不上强。这显然有利于经济。

2.直接有利于股市,给了股市上涨新的资金源

消费贷当然不能进股市,但消费贷是贷给有大宗消费能力的人。如果你手头有几十万要买车,但又发现股市现在稳健慢牛,进去就妥妥的赢。那么买车用消费贷,把钱进股市投,岂不更划算?

现在由于牛市预期还不强烈,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多。但只要牛市预期起来的时候,这种操作必然是越来越多。并且由于都是有点钱的人贷,所以银行根本不怕还不上。

股市的大招被低估,4月空头代价惨重!

这样又没影响消费,又支持了股市,股市走牛财富效应还能促使更多的人去扩大消费,央妈的良性循环蓝图就呈现出来了。

有朋友说,真会这样?那我要说,至少政策不是假的,真真正正都出台了。除了这个办法破局,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?我想不管我们怎说,外资就就是这么觉得的,所以才有华尔街下面的报道。

股市的大招被低估,4月空头代价惨重!

二,谁会付诸行动

面对上面的蓝图,谁会付诸行动?我估计散户肯定不会,因为这局太大,就像上面所说的,现在看文章的朋友心里估计也在打鼓,真会这样吗?但机构真会付诸行动,因为就算不讲上面的蓝图,机构也不能天天睡觉躺平,毕竟金主给钱不是让专业机构吃利息的。而既然要去做,只要行情涨上去,干嘛讲一个更大的故事出来,等散户看到上涨,伴随经济复苏都出现了,自然就信了。到时候就是击鼓传花的时候了。

所以,后面就看机构态度了,5000多只股票,全积极那是不可能的,到底会在哪些股票里积极,靠猜可能猜不到。因为机构和散户之间就是博弈关系。而在博弈过程中,机构很容易一看到散户的总体动作,但散户却看不清机构动作。结果就是散户明显处于信息劣势中。这个局面不摆脱,哪怕靠猜,偶尔猜中了机构的动作,但只要这样的人一多,机构必然主动换方向,最终还是散户做反。

好在随着金融模型的日益成熟以及计算机算力的不断提升,我们有了更强大的工具来分析市场。通过对原始交易数据进行全面收集、精细筛选、系统整理和深度挖掘,再借助模型进行比对分析,就能发现许多隐藏在市场背后的特殊规律。其中,“交易行为” 数据,尤其是机构交易行为数据,因其具有连续性、规模性和重复性的特点,能够揭示出许多以往难以察觉的交易细节。

我们看一只本周大涨的股票,长华化学(301518),在3月24日之前,一直是横盘窄幅震荡,但到3月24日是破位下跌,走势上很难看,就像大量资金出逃一样。但实际上,机构资金是积极参与,哪怕破位依旧积极参与。

股市的大招被低估,4月空头代价惨重!

结果3月24日之后该股连续3连阳大涨,不但收复失地,还突破创新高。

还有像联盛化学,从1月17日到3月21日,两个月时间就一直在震荡,没有上涨。总体表现其实是落后于市场中的多数股票。但换个角度,观察机构动作,就能发现这方面他已经超过全市场90%的股票,因为在这2个月里,每一天机构都在积极参与。

试想一个股票在机构天天积极参与的情况下,还能横盘稳住2个月,一旦爆发是什么威力?显然从2月24日-3月27日,本周前4天涨幅接近40%。哪怕该股名不见经传,但爆发力一点都不弱,这应该就是机构充分准备后的威力。

股市的大招被低估,4月空头代价惨重!

对于投资者来说,不能再仅仅凭借主观的喜好和厌恶来判断手中股票的价值,而是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,细致观察机构的一举一动。在这里,给大家推荐一个实用的工具 —— 可以在应用市场搜索并安装 “博尔系统”,通过这个系统,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自己手头股票背后的机构行为,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。

 

PS:

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,是我用系统观察的「机构交易特征」数据叫做「机构库存」。

如果「机构库存」数据越活跃,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,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。

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,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。

如果不看好的话,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?显然是不会的!

 

好了,本篇就到这了,赠人玫瑰手有余香,谢谢点赞。

声明

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,希望大家喜欢!

部分数据、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。

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。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,都是骗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