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tact Us

首页 资讯正文

配眼镜的师傅签了一份特殊协议?这场志愿服务藏着温暖“大棋局”

发布者:yu发布时间:2025-03-16访问量:388

雷锋同志曾在日记里这样写道:“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,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,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。”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,枫桥街道西津桥社区开展了一场别样的学雷锋志愿活动。活动现场不仅设有十余项便民服务摊位,更创新推出“结对帮扶”长效服务机制,通过链接辖区资源,为特殊群体架起一座“家门口的幸福桥”。

配眼镜的师傅签了一份特殊协议?这场志愿服务藏着温暖“大棋局”

配眼镜的师傅签了一份特殊协议?这场志愿服务藏着温暖“大棋局”

配眼镜的师傅签了一份特殊协议?这场志愿服务藏着温暖“大棋局”

便民集市,小服务托起大民生

上午9点,富康新村海棠驿站银龄乐园里人头攒动。“磨剪子嘞——戗菜刀!”传统手艺人的吆喝声唤醒了小区的烟火气。配钥匙摊位前,王师傅的机器嗡鸣不断,“现在配钥匙的地方不好找,社区真是想到我们心坎里了”。理发区,银发老人排着队与志愿者唠家常,剪刀翻飞间,发丝落地时,收获的是清爽与笑颜。义诊专区更是热闹,医护人员边为居民测量血压血糖,边科普慢性病防治知识,“高压138,大妈您要记得少喝浓茶啊”。反诈宣传摊位则用情景剧演绎骗术套路,引得围观群众恍然大悟:“原来骗子的话术这么多弯弯绕!”这些看似细碎的“小事”,恰是居民日常生活的“关键事”。

结对帮扶,从“一时暖”到“一直暖”

“陆叔叔,以后每月5号我们都来帮您打扫!”在家政公司员工小刘的承诺声中,社区失独老人陆师傅湿润了眼眶。这场活动的重头戏——“结对帮扶”签约仪式上,8家辖区单位与20户特殊家庭结成帮扶对子,涵盖孤寡老人、残障人士、重病患者等群体。签约簿上,鲜红的指印与工整的签名交织成爱的契约:家政公司承诺每月上门保洁,地铁站员工组建“跑腿小分队”,眼镜店建立视力健康档案……“我们不仅要当学雷锋的‘突击队’,更要成为困难群众的‘常备军’。”西津桥社区相关负责人在签约时动情地说道。这种模式突破传统志愿服务的短期性,将分散的社会资源整合为系统化帮扶网络。辖区企业发挥专业优势形成服务矩阵,社区则扮演“资源链接者”角色,通过建立需求清单、服务台账、回访机制,确保帮扶精准落地。

长效机制,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

这场活动既是温暖的序曲,更是长效服务的起点。西津桥社区创新建立“三单制”服务模式:居民点单、社区派单、企业接单。通过“连心卡”收集需求,由网格员分类梳理后精准匹配资源。对于帮扶成效,社区引入“双评议”机制,服务对象可对服务质量打分,企业也能反馈服务难点,形成良性互动。“学雷锋不是三月来四月走,而是要让365天都有雷锋在。”眼镜店负责人黄飞的话道出共建企业心声。活动现场,沐尔口腔、麦德龙等更多商户也申请加入帮扶联盟,便民配送、法律服务、心理疏导等专业力量也正在汇聚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