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大家已经离不开手机
但关于充电
总流传着一些说法
引发不少人争论
是先把插头接入电源
再用数据线连接到手机
还是先把数据线连接到手机
再把插头接入电源?
答案是:前者
都是充电
这样的细微差异
会有什么影响呢?
↓↓↓
而先把充电器插好
再连接手机时
这种情况就几乎不会发生了
除非电流本身不稳定
充完了
要先拔手机还是先拔插头呢?
答案是:先拔掉手机
因为在拔下充电器的那一刻
也会产生反向瞬时电流
加速电池的老化
充电宝也受"充电周期"影响
很多人都会随身携带充电宝
以防出门在外找不着插座
简直是救星
但关于充电宝
也有许多噱头与误区
当你真的买回来
却发现实际上
并不能充电那么多次
还有一种说法是
手机电量耗尽再充电
每次要充满
这样才有利于电池保养
随时充会影响电池寿命
实际上
这些理论都比较过时了
锂离子电池的注意事项
恰恰和镉镍电池的相反:
不要没电时再充
也不要充得过满
不需要每次都深度充放电
在实现 250 次循环之后,电池容量都会发生明显的衰减。
当实现 300~500 次循环之后,电池容量就会下降到原有的八成。
这是什么原理?
所以,相比于"满充满放"
"多次少充"才是更适合
现在手机的充电习惯
有时买手机没有送配套充电设备,只能自己购买。官网上的价格太高,于是很多人就会选择便宜些的。"不配套的充电器会导致电池短路,影响使用寿命"的传闻也出来了。
但实际上,充电器内部一般都会带有智能芯片,识别手机所需的电流电压从而进行调整,比如说,你购买的是快充头,但是手机不支持快充,那么快充头就会自动调整为适合手机的输入电量。
有人抱怨快充头不起作用,实际上就是这个原理。
不过,在购买时也要尽量认准正规品牌,不要贪小便宜买到“山寨”产品,里面的配置可能识别不出手机所需电流电压,损坏手机。
有人会认为,让电池放电的同时又充电,会影响寿命,其实,真正影响电池寿命的,是边玩边充导致的温度骤升。
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,玩高配置游戏,或者使用快充时,手机都会发烫。
一份调查显示,就算是不用手机,温度升高依然会加速电池容量减少。
所以,为了电池安全,最好还是别让它“一心多用”。
除此之外,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给手机买太厚的保护壳。
市面上现在有许多花里胡哨的保护壳,好看是好看,但并不是每款都适合手机。
和电脑等设备一样,手机同样是需要散热的,如果把它包裹得严严实实,用的还是隔热材料,只会让手机外表看上去没什么划痕,内里早就有了损伤。
坊友们了解这些知识吗?
自己平时有什么样的充电习惯呢?
欢迎评论区交流~
来源:科普中国(作者:李米)
编辑:盛莉(见习)